招商、助商更要稳企安商,这是一个老话题。
纵观耒阳市近年来的安商举措,一波接一波:从创造性开展“安商行动”,设立“企业家日”、聘请企业家担任干部作风监督员,到出台“1+4”方案、“九条措施”等系列硬核举措,再到限时办结、容缺办理、赋“码”保护机制等“放管服”措施打出“组合拳”……都是以实际行动积极回应全社会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坚定决心。
所谓“在商言商”,通过一系列“共同成长式”服务和优待政策落实落地,耒阳将稳企安商这个“老调”弹出了“新意”,让投资的客商与当地经济发展目标融合融汇,实现了“三大转变”,即由政策支持迈向综合环境的提升,由资源开发迈向优势产业引领,由高速增长迈向了高质量发展。
既有“新意”,能否弹出实效?时间给出了答案。
2022 年,该市新引入项目78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3个,完成全年任务的115%;引进“三类 500强”企业6家,完成全年任务的300%;引进实际到位内联引资金额86.89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07.4%;新引进注册外资公司4个,完成全年任务200%;全市净增市场主体12582户,居衡阳市第一、全省前列。
开展“安商行动”两年多来,加快发展的耒阳魅力凸显,外来企业也纷纷迈出了投资耒阳的实质性步伐:从经济开发区韶能抄纸一期投产,纸产品配套产业园开工在建;到童车产业园企业陆续入驻,汉客箱包、浚林服饰等一大批企业纷纷计划追加投资,购地扩大产能;再到前不久,耒阳市与先导科技集团进行先导稀材二期项目签约,先导科技集团在耒阳投入17亿元建成一期并投产的基础上,再投资100亿元建设二期……一只只项目大雁“至耒阳而停歇”,交出了一份力透纸背、提振人心的答卷。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随着“稳企安商”品牌日益响亮,耒阳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明显提高,“近者悦、远者来”的“引客入耒”氛围蔚然成风,以先进制造业和循环经济为“主”、以纸品和童车为“特”、以其他产业为补充的产业发展格局也已初具雏形、羽翼渐丰,多个百亿元级产业呼之欲出。
然而,这只是起点,而非终点。我们有理由相信,“十四五”期间,在稳企安商的牵引下,耒阳“发展动车”将继续提速飞驰、越跑越快。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