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速体育,雷速直播

图片

您好!今天是

多措并举,创新为要 常宁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再上新台阶

来源:常宁市司法局???发布时间:2025-04-29 10:43



多措并举,创新为要 常宁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再上新台阶


为聚力攻坚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创建常宁“政策最优、成本最低、服务最好、办事最快”的营商环境品牌,推动常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常宁市司法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积极履职尽责,探索方式方法,进一步推动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工作迈上新台阶。

压实主体责任,强化源头治理

明确行政检查主体,严禁不具备主体资格的组织实施行政检查。实施行政检查的主体必须具备法定资格,在法定职责范围内实施行政检查。常宁市司法局积极推进行政检查主体资格清理确认工作,依法审核并报市人民政府审定确立全市行政检查主体70个,其中行政机关46个,法律法规授权组织23个,受委托组织1个。

清理并公布行政检查事项,从源头上遏制乱检查。有关主管部门要严格落实权责清单制度,梳理本领域现有的涉企行政检查事项并实行动态管理,向社会公布,接受企业和社会监督。行政检查事项未经公布的,不得实施,有力推动了常宁市涉企行政检查源头治理。

目前全市44个行政执法部门制定涉企行政事项检查清单,包含五个大类共三十四项检查事项,已公布检查事项307项,19个行政执法部门已公布检查计划132项,落实负面清单制度,明确“两轻一免”负面清单,大力推行“两轻一免”“首违不罚”柔性执法。截至目前,办理首违警告3起,轻微违法4起,

压实规范管理责任,加强行政检查的执法监督。认真履行监督职责,创新涉企行政检查监督方式,推广“监督+服务”模式,实现常态化监督。推行行政执法监督联系点覆盖全市各乡镇(街道)办事处所辖区内的代表性企业和村(社区),重点提高湘南纺织产业园和水口山经开区企业的联系点设置比例,选聘行政执法监督员,参与到执法检查全流程中,形成整体监督合力。目前全市已设立23个行政监督联系点,下一步将推动行政监督联系点和行政执法监督员“由点到面”,形成社会监督网络,为行政检查监督体系筑牢“防护网”,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共治模式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推进数字赋能,精准高效监督

强化数字技术赋能,确保执法监督精准高效。依托“湖南省行政执法和行政执法监督一体化平台”全面推行“扫码入企”,实现“检查有计划、入企有赋码、进企有亮码、结果有反馈、企业有评价、监督有成效”的全业务流程闭环。

加强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切实转变行政执法人员卸责式检查的错误观念。举办湖南省行政执法和行政监督一体化平台暨涉企行政检查扫码入企系统培训会议,聚力行政执法规范化、智能化,为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注入新动能。目前,各行政执法单位现均已接入一体化平台,通过全省涉企行政检查系统已开展“扫码入企”84次,在全省各县市区中处于前列。

规范行政检查行为,精准监管助力企业减负。严格落实湖南省《雷速体育,雷速直播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实施方案》,做好检查计划备案审查,2025年已审查备案“综合一次查”计划13次,有效避免多头检查、重复检查,最大限度减少入企检查频次;严格行政检查标准、程序,持续推进“扫码入企”,杜绝随意检查,进一步深化一体化平台运用,实现行政检查事前备案登记、事中动态留痕、事后评估监督全流程在平台闭环,全面提升检查工作的精准性、规范性和透明度;严格控制专项检查,坚持“无计划不检查、无必要不检查”,促进涉企专项检查“控数量”和“提质量”,确保专项检查既不越位也不缺位,避免“走过场”、运动式检查,为企业减负。

无扰检查创新,科技赋能助力

创新科技赋能+非现场检查涉企行政检查新模式。衡阳市生态环境局常宁分局探索科技赋能执法创新,加大专项资金投入,为各执法中队配备无人机设备,创新建立远程巡检+数据回传+智能分析的非现场执法模式,推动传统人海战术执法向现代化执法模式转型升级,降低现场检查频次,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干扰,为优化营商环境、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涉企行政检查新模式,正在成为常宁新常态。常宁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探索科技赋能新路径的举措也为本市其他行政执法单位点亮了灵感,目前全市多个行政执法单位正在采用视频远程监管、大数据筛查、扫码入企等多种技术手段改进工作方式方法,依托智慧平台开展的跨部门信息互联互通、企业意见收集、执法风险预警与效能评估也在同步推进中,常宁市将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持续驱动营商环境优化。

下一步,常宁市司法局将会继续大力推进各项任务举措落实落地,加强与各行政执法部门之间的综合协调与指导监督,重大事项及时请示报告,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服务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现代化山水田园新常宁贡献力量。